新聞動態

聯系我們

新聞動態

首次發現白細胞介素可幫助輕松減肥

發布時間:2021/11/26

今日頭條

首次發現白細胞介素可幫助輕松減肥

據科技日報報道,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白細胞介素-27(IL-27)可以直接靶向作用于脂肪細胞,并促進脂肪細胞產熱,通過燃燒脂質,燃燒卡路里,輕松減肥。研究發現,IL-27 直接作用于脂肪細胞,激活 p38 MAPK 信號通路,刺激解偶聯蛋白-1(UCP1)的產生,后者可以有效調節褐色脂肪組織的產熱和能量代謝。研究人員通過構建多種基因工程小鼠,采用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模型,并結合肥胖人群樣本發現:肥胖人群血清中 IL-27 水平確實下降了。此外,研究還證實了 IL-27 可改善 II 型糖尿病,這為肥胖及其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和潛在藥物。相關論文 11 月 24 日發表于《自然》(Nature)。


國內新聞

1、多個省市規劃新增人類輔助生殖機構

近日,上海、河北、河南、天津、貴州、安徽、陜西、山西等多個省市發布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在 2021 年至 2025 年期間規劃新增輔助生殖機構。

目前輔助生殖服務需求量大,同時地域分布不均衡、服務能力分布不均衡,無法充分滿足群眾的生殖健康需求。

陜西、山西、安徽等省份將按照每 230~300 萬人口設置 1 個機構,河北、山西等省份則提出,對于不符合相關管理和技術要求的機構,應準予其自動退出。

2、藥監局:晚期腫瘤患者參加藥物臨床試驗是治療手段

11 月 19 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公開《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

晚期腫瘤患者參加臨床試驗被確定為治療手段,而非單純的患者為藥物上市、藥廠盈利進行的、奉獻式的研究試驗。

目前,發達國家 15% 的腫瘤患者均已參加到各類型的臨床研究中,而我國不足 3%,明確腫瘤研究的治療屬性,將會促進更多的患者主動參加到臨床研究中。

3、國家衛健委:將在 15 個省份開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

11 月 22 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確定于明年開展老年醫療護理服務試點。

此次試點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湖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四川省、陜西省等 15 個省份。

本次試點主要包括以下任務:

增加提供老年醫療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床位數量。

擴大老年醫療護理員隊伍。

增加多層次的機構護理、社區和居家醫療護理服務,鼓勵開展「互聯網 + 護理服務」和延伸護理服務。

完善老年醫療護理服務價格和支付機制。

4、福州破獲特大舊醫療設備走私案,已流入 15 省

近日,福州海關緝私局打擊了一走私犯罪團伙,抓獲嫌疑人 13 名。

該走私團伙共涉嫌走私舊胃腸鏡 418 臺,初估案值 2000 多萬元。目前,設備已流向福建、江西、上海等 15 個省份、18 個城市的數百家民營醫院。

走私入境的二手醫療設備逃避了國家對醫療設備的一系列監管,存在漏診誤診的巨大風險。

5、湘雅醫院牽頭成立中國醫院科研誠信聯盟

11 月 21 日,中國醫院科研誠信聯盟正式成立。

聯盟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牽頭,攜手全國 19 個省市 36 家醫院共同組建。湘雅醫院科研部主任郭華擔任聯盟主席。

聯盟將積極推進全國各級各類醫院醫學科研誠信建設工作,引導醫學科研人員遵守科研誠信,抵制學術不端。

國外新聞

1、Nature:多肽新冠疫苗來了,未來它比mRNA疫苗更有潛力嗎?

2021年11月23日,Nature 發表了一項蛋白質類新冠疫苗的I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其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詳細數據暫未披露。

該疫苗不同于以往的其他新冠疫苗,是通過基因工程的方式表達病原體抗原蛋白,從而制備出疫苗。該類型的疫苗主要優勢是制造簡單、成本低廉。

目前,在新冠疫苗的研發路線中,除了傳統的滅活、腺病毒工藝,還有最近熱門的mRNA以及DNA技術,而最新的蛋白質技術,或許也是未來包括新冠疫苗在內的疫苗研發的熱門技術。

此次披露的臨床試驗名為CoVac-1,它是一個肽基候選疫苗,可誘導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該候選疫苗誘導T細胞免疫——這是控制病毒的一種重要響應,或可幫助有免疫缺陷的人群。

2、PNAS:研究表明熬夜后記憶力會變差

近期,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Sleep loss drives acetylcholine- and somatostatin interneuron–mediated gating of hippocampal activity to inhibit memory consolidation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發現,當熬夜導致睡眠不足時,大腦中導航和處理及存儲新記憶的海馬體中的抑制神經元活動會增加。這些抑制性神經元會限制了它們周圍神經元的活動,使得海馬體中的正常神經元活動無法聚集,從而破壞記憶鞏固。

3、吸電子煙與脆性骨折患病率高相關

近期,一項對5500多名成年電子煙使用者進行的新研究發現,使用電子煙與脆性骨折的患病率高相關,電子煙可能對骨骼健康有害,即便是年輕人也不例外。研究結果發表在22日《美國醫學開放雜志》上。

脆性骨折被定義為由輕微創傷(如從站立高度或更低的位置跌落)導致的髖骨、脊柱或手腕的骨折。電子煙自被推出以來,一直作為一種較傳統香煙更為健康的替代品和戒煙輔助手段在市場上銷售。它含有丙二醇、植物甘油以及不同水平的尼古丁和添加劑,會產生帶香味的蒸汽。

此次,美國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調查人員對美國健康和營養調查2017—2018年的數據進行了橫向分析。他們對5500多名美國成年男女進行了抽樣調查,研究了電子煙使用與脆性骨折之間的關系。

結果顯示,與不吸電子煙的人相比,電子煙使用者的脆性骨折患病率更高。研究人員還發現,與只吸傳統煙的人相比,同時吸傳統香煙和電子煙的人脆性骨折的患病率更高。

4、世衛組織:非洲醫護人員短缺 新冠疫苗接種率低

當地時間25日,世衛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召開線上記者發布會。根據發布會的內容,非洲大陸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86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2萬例。醫護人員的長期短缺和新冠疫苗接種率低,使非洲大陸仍處于疫情反復的巨大風險之中。

根據非洲各國提供的數據,非洲只有塞舌爾一個國家尚未面臨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其醫護人員占全民比例約千分之10.9。而在大多數非洲國家,這一比例不到千分之一。與此同時,自2020年3月份以來,醫護人員中出現的確診病例數超過了15萬例,其中阿爾及利亞、加納、肯尼亞、南非和津巴布韋這五個國家感染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約占70%。

截至目前,非洲大陸共接種了2.27億劑新冠疫苗,根據39個國家的數據,其中390萬劑用于醫護人員。雖然自今年8月第三波疫情達到峰值后,非洲大陸的新增確診病例數一直在逐步下降,但隨著歐洲確診病例數的再次高起,以及年末旅游季的到來,原本已趨于平緩的疫情很可能會像去年12月份那樣再次暴發。

5、“科創中國—2021中歐國際合作論壇”在比利時舉辦

人民網布魯塞爾11月25日電 (記者鄭彬)“科創中國—2021中歐國際合作暨海南醫學院歐洲院士工作站國際學術論壇”日前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此次論壇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來自中國與歐洲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就如何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合作培養國際化人才,促進海南生物醫藥的研發與成果轉化以及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據了解,此次論壇分為歐洲國際人才政策與實踐研討和生物醫藥學術論壇兩部分,各方期待以此更好地推動中歐在科技創新,特別是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進一步合作。中歐、中比在生物醫學領域擁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如比利時楊森制藥就是到中國建立業務最早和最成功的西方制藥公司之一。比利時是全球重要的藥物研發地和世界第二大藥品出口國,人均生物醫藥研發成果位居全球第三,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和豐富的人才資源。而海南省作為中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目前正在積極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并把國際醫學服務體系和新技術、新裝備、新藥品的研發應用列入優先發展戰略。

據悉,此次論壇是由海南醫學院、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與中國科協—歐洲(比利時)海智創新創業基地共同主辦,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協辦,并由海南省歐洲海外高層次人才聯絡站和濟南渡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臨床精選

1、CDE發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

藥物上市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患者的需求,而“以患者需求為核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已經成為藥物研發界的普遍共識。這一共識源自今年7月2日,CDE發布的“關于公開征求《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征求通知”),一些分散的、低效的、重復低水平的創新將因此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上周五(11月19日),CDE六連發重要文件。其中,最受業內關注的就是《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從內容上來看,它是對“征求意見”中的內容進一步進行了明確,同時也對CDE在11月10日發布的《中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現狀年度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揭示的一些主要問題,如:爆發式的創新藥臨床試驗深陷同質化內卷、拖沓的臨床試驗效率、兒童藥臨床試驗占比低、臨床試驗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進行了一系列回應。

2、徐州醫科大學聯合藥研社啟動“臨床試驗研究與管理”微專業

針對我國創新藥臨床研究服務高速增長需求、以及高質量臨床試驗研究人才匱乏等問題,藥研社攜手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啟動“臨床試驗研究與管理”微專業,助力臨床研究行業人才培養和儲備。

11月18日上午,“臨床試驗研究與管理”微專業啟動會在徐州醫科大學舉行。徐州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蔡紅星出席并致辭,教育部藥學類教指委委員、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創始人印曉星,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郭棟,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副書記黃飛,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副院長趙子明,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副院長楊冬芝,藥研社首席運營官張云,聯合創始人湯安邦,首席培訓師王金蕾等多位專家教授共同出席會議。

3、國家衛健委:“十四五”期間擬建設不少于750個國家臨床重點??祈椖?/strong>

為指導各地做好“十四五”臨床??颇芰ㄔO工作,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制定了《“十四五”國家臨床??颇芰ㄔO規劃》。

《規劃》中提出,為保障建設成效,“十四五”期間將實施臨床重點??啤鞍偾f工程”。在國家層面,支持各省建設不少于750個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在省級層面,31個省份累計支持不少于5000個省級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在市(縣)級層面,31個省份累計支持至少10000個地市級和縣級臨床??颇芰ㄔO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形成網格化臨床??品阵w系,常見疾病的診療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4、博恩思奧薩瑪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落戶成都

11月25日,博恩思奧薩瑪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揭牌。

該實驗室由成都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博恩思”)與斯坦福大學機器人中心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Oussama Khatib教授聯合打造,是以人工智能醫學為核心的機器人及人工智能開放實驗室,致力于智能醫學機器人重大理論和基礎技術的研究發展。

目前,博恩思與斯坦福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建立了創新醫學機器人研發平臺、人工智能醫學機器人設備檢驗檢測平臺。平臺以人機交互、醫學影像以及外科大數據為支撐,結合全新的商業模式實現人工智能醫學機器人設備的核心技術突破,推進醫學人工智能外科機器人5G遠程醫療等重點領域的研究,研發相關設備,并推動制定產品的檢驗檢測方法及標準。

博恩思創始人、CEO李耀表示,中國手術機器人應用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博恩思將加速完成系列手術機器人產品在國家藥監局NMPA,歐盟CE及美國FDA的注冊,全面推進手術機器人智能化升級,打造技術領先的外科手術機器人產品。

5、中國研發!酸堿度控制運動!水凝膠納米機器人定向滅癌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吳東和李家文團隊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張立團隊聯合在《ACS NANO》上發表了一項題為“Environmentally Adaptive Shape-Morphing Microrobots for Localized Cancer Cell Treatment”的研究。

研究者們利用pH響應水凝膠設計和制作了一種微型結構,改變環境pH可以調控水凝膠膨脹程度,在水凝膠微型結構修飾磁性材料可使其具有磁感應性能,可以利用磁場來驅動水凝膠微型結構的位置變化。

當前,手術機器人應用越來越廣泛,且微創式手術正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利用微納米機器人,可以更好地實現精準醫療。實現精準醫療有兩種手段,一是使用機器人的物理手段,精準去除腫瘤;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將機器人技術和單細胞分析技術相結合,使細胞的抗原與藥物抗體之間產生反應,以殺死癌細胞。

  • 客戶至上

    為客戶一站式服務
  • 專業團隊

    依托強大的科研團隊
  • 經驗豐富

    多年的豐富科研經驗
  • 范圍廣泛

    業務范圍涵蓋更廣
咨詢熱線:400-1600-106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飛躍路5588號中國吉林東北亞文化創意科技園
版權所有:長春可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CP備案編號:吉ICP備16006047號-2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